DB2305∕T 031-2024 大豆疫霉病防控技术规程(双鸭山市)
ID: |
F4CBA3DEEF5A405E8EC82FF3AAE86E80 |
文件大小(MB): |
0.34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16 DB2305,双鸭山市地方标准,DB2305/T 031—2024,大豆疫霉病防控技术规程,2024-08-30 发布2024-09-30 实施,双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05/T 031—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双鸭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宝清县小城子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亮亮、于昌红、杨晓贺、顾鑫、张茂明、高雪冬、邱磊、王自杰、丁俊,杰、张家智、靳晓春、李如来,DB2305/T 031—2024,1,大豆疫霉病防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豆疫霉病防控原则、防控方法、生产档案等防控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双鸭山地区大豆疫霉病的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2743 大豆种子产地检疫规程,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SN/T 1131 大豆疫病菌检疫鉴定方法,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2115 大豆疫霉病监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大豆疫霉病,由疫霉菌引起的以根部症状为主的大豆病害(田间症状见附录A),4 防控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植保方针,采取经济、有效、简易和安全的防控策略,优先使,用农业防控和必须使用的化学药剂防控及生物防控等措施。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 和NY/T,1276 的要求,5 防控方法,5.1 植物检疫,5.1.1 应执行GB 12743 和SN/T 1131 的规定,DB2305/T 031—2024,2,5.1.2 应严禁带菌种在发生大豆疫病的田块进行子及其他带菌材料传入,5.1.3 禁止采种,5.2 农业防控,5.2.1 品种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质量达到GB4404.2的标准,5.2.2 合理轮作,避免重茬或与豆科作物连作,上年发病地块要与玉米等非寄主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5.2.3 田块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避免在低洼,排水不良,黏重地块种植,5.2.4 土壤管理,秋天深松整地或深翻整地、整平耙细。增加中耕次数,5.2.5 肥水管理,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的要求。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和无机,肥相配合施用,酌情处理。上年根腐病发病重的地块,在播种前施用微生物菌肥,调节土壤菌群,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促进大豆根系生长,提高大豆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大豆长势弱的地块,在开花期结荚期页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也可施用钼酸铵等微肥。排水不良的地块,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5.2.6 田间管理,大豆生育期间,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拔除、清理,防止病害扩散。病株的处置及上报工作应严,格按照《植物检疫条例》执行,5.2.7 病害监测,监测田间大豆疫霉病发生情况,监测方法符合NY/T 2115的要求。及时发现病害,及早进行药剂,处理,5.3 化学防控,5.3.1 种子处理,DB2305/T 031—2024,3,播种前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6 h 左右,晒种后选用精甲咯菌腈悬浮剂或用萎锈灵+福美双可分,散粉剂等种衣剂,阴干后播种。种衣剂使用应符合GB/T 8321 和NY/T 1276 的规定,5.3.2 药剂处理,在苗期或成株期出现发病中心时,选用甲霜灵等药剂进行防控。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 和,NY/T 1276 的要求,5.3.3 农药品种,坚持轮换用药,相同机理的农药在一个大豆生长季使用不超过2次,5.4 生物防控,在苗期或成株期出现发病中心时,选用宁南霉素水剂或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药剂进行防控,6 生产档案,建立台账,种植全过程农事活动如整地、起垄、播种、肥水管理、每次作业用药、品种、剂量、,时间、收获、贮藏等。记录至少保存2 年,DB2305/T 031—2024,4,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豆疫霉病田间症状描述,A.1 田间症状,大豆疫霉病,大豆各生育期均可发病,大豆疫霉病田间症状见图A.1,图A.1 大豆疫霉病田间症状,A.2 苗期,苗期发病,出苗后由于近地表植株茎部出现水浸状病斑,根或茎基部腐烂而萎蔫或死亡,根变褐,软化,直达子叶节,大豆疫霉根病根部症状见图A.2,图A.2 大豆疫霉根病根部症状,DB2305/T 031—2024,5,A.3 成株期,成株期症状表现为先下部叶片变黄,并向上扩展,随后上部叶片逐渐变黄并很快萎蔫,茎,基有黑褐色凹陷条状病斑,并可向上扩展延至10~11 节位。发病轻时,症状常仅限于侧根腐烂,植株并不死亡,表现出矮化和轻度失绿,症状与缺氮相似,病株荚数明显减少,空荚、瘪荚较,多,籽粒皱缩。发病重时整株枯萎死亡,但植株不倒伏,叶片不脱落,大豆疫霉病成株期症状,见图A.3,图A.3 大豆疫霉病成株期症状……
……